慢病管理趨勢
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慢性病患者高達3億多人。而且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,這一數字仍在持續攀升中。
慢性病作為一種非傳染性疾病,其致死率已居全國總死亡率之首。近年來,我國慢性病發病呈快速上升趨勢,心腦血管病、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已成為主要死因。根據《報告》數據,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占到全國總死亡人數的86.6%,其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%。
由于慢性疾病患病人數與日俱增以及在致死病例中占較大的比重,因此,慢性管理已經被寫入《“健康中國2030”規劃綱要》中?!毒V要》指出,“要降低癌癥、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過早死亡率,控制慢病疾病負擔?!辈粌H如此,《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(2017-2025年)》提出,“到2025年,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,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力爭30—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、癌癥、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20%。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,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負擔?!?/p>
中醫慢病管理的優勢
慢性病的發病原因不是單一的某個系統、某個器官有毛病,而是多個部位共同的作用。在發病過程中,要調動全身各系統來修復。比如慢性胃炎不僅跟胃有關,還跟肝功能、腸道有關。所以,人的慢性疾病就是多系統功能紊亂在單一器官的外在表現。西醫將人看成是各個零件的組合,把人分割看成是各個零部件,哪個部位壞了就換掉、切掉,這樣的方式很直接,但不是對所有的情況都有效。而且慢性病長期服用西藥,對肝腎傷害較大,有些藥還會上癮。最終甚至會導致并發癥和多發癥,有提前結束生命的可能。
中醫的特點之一就是整體觀念。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人和自然環境也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,而五臟六腑就是這個整體觀的中心。人體的病理也正是以五臟為中心的,就是人體的外在病變,都是五臟病變所導致的。在診療的時候考慮的不是某一個部位或者是器官,而是以整體性的全局觀入手,自然解決慢性疾病就更有效果。說到底,西醫是看人的??;而中醫是看病的人。
艾仲醫慢病管理的優勢
艾仲醫慢病管理主要采用中醫非藥物療法——灸療(包含艾灸、針灸、刮痧、拔罐、推拿、臍灸、藥浴、中藥熱敷等中醫外治療法等)、食療(一人一方食療和膏方、配方茶療等)、心療(五音療法、靜心療法等)以及傳統導引功法(八段錦、五禽戲、太極拳等)三位一體,從整體入手,激發人體自愈機能,最終讓人體達到陰陽平衡,水火相濟,氣血充足,脈絡暢通,百病自然解除。
該療法由南陽醫專、張仲景國醫學院、張仲景研究院灸食同療研究所及南陽醫專各附屬醫院的中醫專家、教授、博士、博士后等組成研發團隊歷時三年研發而成,做到不吃藥、不打針、不輸液、不手術、無痛苦。經過臨床測試,對慢性病的調理效果達到90%以上,且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。